下面的代码在cmd模式下通过javac命令编译,java命令运行Hello world可以正常输出。
一段代码
1
2
3
4
5
6
|
public class Test {
static{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System.exit(0);
}
}
|
探索
当时在网上看见了上面这段没有main方法也可以执行的代码时很好奇,于是为了弄清楚java中代码的运行先后顺序原因,写了如下两段测试代码,来探索java方法的执行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
public class TestStatic {
/* 静态代码块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我是静态代码块,我被执行了!");
System.exit(0);//退出程序
}
/* 静态方法 */
public static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我是静态方法,我被调用执行了!");
}
/* 构造方法 */
public TestStatic() {
System.out.println("我是构造方法,我被执行了!");
}
/* 普通的方法 */
public void fc() {
System.out.println("我是普通的方法,我被调用执行了!");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Static.method();
TestStatic d = new TestStatic();
d.fc();
}
}
|
程序的输出:我是静态代码块,我被执行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
public class TestStatic {
/* 静态代码块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我是静态代码块,我被执行了!");
}
/* 静态方法 */
public static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我是静态方法,我被调用执行了!");
}
/* 构造方法 */
public TestStatic() {
System.out.println("我是构造方法,我被执行了!");
}
/* 普通的方法 */
public void fc() {
System.out.println("我是普通的方法,我被调用执行了!");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Static.method();//对象实例化前就可以调用了
TestStatic d = new TestStatic();
d.fc();
}
}
|
程序的输出:
我是静态代码块,我被执行了!
我是构造方法,我被执行了!
我是静态方法,我被调用执行了!
我是普通的方法,我被调用执行了!
总结
两段代码的输出结果对比着看,都是先输出了类中静态代码块中的内容,由于第一段程序的静态代码块中有一句System.exit(0)
所以输出”我是静态代码块,我被执行了!后程序就退出了。
第二段代码没有System.exit(0)
程序会往下执行,在main方法执行前执行了静态代码块的内容,第二段代码运行完静态代码块后接下来会去寻找main方法开始执行main方法中的内容,调用构造方法实例对象,然后对象去调用实例方法,由于静态方法和实例方法都是被动的,需要调用才可以执行,所以谁先被调用谁就先运行,唯一不同的是静态方法在类加载时就存在了,实例方法在new的时候才会产生,所以如果在实例对象前用类名去调静态方法,正是因为这样它还可以在构造方法调用前被调用。
所以 java中代码的运行顺序是:
类的静态代码块
> main方法
> 静态方法
> 构造方法
> 对象的实例方法
【注】根据测试结果:最先运行的是静态代码块,静态方法可以运行在实例方法前或者后也可以运行在构造方法的前或者后,但是构造方法一定运行在实例方法前面。